笔趣阁官方 - 言情小说 - 灵素入凡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1

分卷阅读191

    入味至骨,居然没有走掉油脂,这手法也是高明极了。”

另外一个笑道:“我看这家应该还有旁的菜,索性都吃了再细说不迟。”其余两个赏官也跟着笑起来。

知县大人也跟着道:“不错,不错。”

另一道菜上来,长得也有些稀奇,却是方方正正像一块砖似的。外头眼见着是什么rou,上头还有油煎过的诱人焦痕。大师兄持刀在手,将那“砖头”解开了,里头却是外粉内橘的颜色,连着一阵鲜香气直冲人口鼻。见着那一刀下去顺着切口流出来的汁水,三位赏官都忍不住喉结动了动。

大师兄将切好的块分入温好的碟上,又取过一旁的一个小壶,微微晃动两下,往上头淋上油褐色的薄薄酱汁,点上一些新鲜嫩绿的香叶葱尖,才往后一撤身子,表示完成了。侍者便过来端了碟子给各人上菜。

几位大人都几口把自己那一份吃干净了,相顾失笑,一个问道:“这是什么?是鱼?怎会是这样颜色,且并没有什么腥味不说,还这般多汁水,吃口这般油润!外头那一层是鸡rou?又不像鸡rou……这可真是……”

另一道:“方才那鸭子也是,里头填的馅儿,我吃起来觉着嚼到了鱼子似的,可又没有腥味,有一股子核桃榛子松瓤儿似的香气,可又没见这些东西的踪影……真是、真是神乎其技啊!”

一时满座赞声,大师兄面色如常,更叫这些人高看一眼。

第123章憨面刁

赏官们又问:“这两道菜可有名字?”

掌柜的示意大师兄说,大师兄便答道:“这两个都是今年的新菜,那填馅儿鸭就叫做德源鸭,那道薄腌rou裹煎整鱼的,就叫做德源鱼。”

知县大人精神一振:“哦?德源鸭德源鱼?有趣有趣,只是不晓得为什么以县为名呢?”

大师兄道:“只因这两道菜所用的绿头鸭、细鳞鱼、五彩麦、乌绒鸡等主料,都是我们县独有的物产,旁处没有。且这些食材所在地多处偏远,也是因为河浦通渠、深山走村等政令才得现世。尤其是这绿头鸭和乌绒鸡,在别处虽有,却都是候鸟,待一阵子便飞走了。唯独到了我们德源县,一待就不走了,成了留鸟,才有这样肥嫩。出了新食材,又恰逢这次珍味会,岂非天意?我们酒楼便创出了这两个菜来,又因食材皆为本地特有,才斗胆以县为名。”

知县大人听了心下大悦。这头灶师傅虽不善言辞,却说得句句清楚。这食材都是德源县独有的,可从前都没见过,为什么呢?因为都产于偏远之地。如今怎么能得着了?因为有河浦通渠、走村的政令,这事儿谁主持的?自然是一县之父母官了!

又说那些飞禽本是候鸟,只到了德源县就成了留鸟?为什么?自然是因为德源县治理得好,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真是人心所向群鸟停驻,这天人感应的宁和兴旺,又是因为谁?怎么论也越不过这一县的县官去吧!

这鸭子同鱼的滋味都甚好,偏偏又以县为名,往后来往客商多了,谁尝了不得赞一声?回去了沿路说起,总不得不提到德源县这个地方。再细论究竟,哎,难免又要提起自己的政绩了。这可真是……流芳千里而不自知了!

知县大人听出这话里的话来,其他的哪个不是人精?哪有听不出来的。倒是几家酒楼的东家和掌柜的心里有些不稳了,——这年头当头灶的都得要这样口舌心机了?这人可不好找啊……

至于岳二,心里都吃惊的想上去拎住大师兄的脖领子好好问问了。——你一个做菜的学这么些阿谀奉承的话做什么?!寻着点新鲜的食材都敢往政绩上贴,你是有多不要脸?!听听方才你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这些话,想想当年你怎么骂老古的,你亏心不亏心啊,你还有没有良心?!

岳二觉得这人变起来还真是没有底线,叫人痛心呐。

又说灵素见大师兄做的那个八宝鸭和煎鱼,馋的不成不成的,她看旁人家都是分了小份上菜去的,想着一会儿大师兄肯定也要在这里切好了才拿进去。也不晓得里头有多少人,分下来还能剩多少。还自己拿眼神给那块煎鱼来回来去画了好几回线,算着怎么分自己这里才能落一口。

哪想到大师兄进叫人整个都装盘拿了去了,他自己也跟着去了,只留下久久散不去的香气勾得人心里发酸。

灵素觉得这个珍味会可真够没意思的……

幸好,幸好还有一锅乾坤子可以期待。眼看着那边要起锅了,一边已经准备好了许多冰和盐,这是要冻羊糕了。方才里头的火早就撤了,焖到现在,开箱时候几乎没什么气味逸出来,看来这些古怪的法子还真有些效果。趁这个时候,她往那边稍稍凑了凑,一动念,把十二个煮好的鸡蛋收进了灵境。只看那油润的壳子,她这口水就已经有些管不住了。

那边的羊糕冻上后,又开始忙活菌汤的事儿。说是再多收几道汁水,可里头的人数在那里呢,到底还是太少了,不够分的,这就不像话了。可要再多的真没有啊。怎么办?只好兑水,可兑了水又怕鲜味不够足了。可真够愁人的。

这时候边上一位管事模样的道:“要不……放点鲜石粉进去?”

大师傅忙道:“不成,之前楼里不是试过了么?那些舌头刁的一吃就尝出不同来了!这回的赏官可是有‘金舌头’之称的,更混不过去了。”

那个道:“可现在也没有别的法子了。你说那些人吃得出来,也不是一次就吃出来的,都是吃了几回才说几样菜的鲜味太过雷同,才算吃出来了。这回旁的菜里又没有,我们这菌汤也不是平常的溜rou段小炒rou,是实打实有菌汁在里头的。只借点鲜再提一提味,哪里就吃出来了!”

大师傅还犹豫,边上一个也劝道:“赶紧的吧。一会儿那边的菜尝完了,我们还磨叽着就难看了。”

另一个道:“反正这水是必须得加的,要不然不够数。”

看来是没有旁的出路了,大师傅也只好点头。

几个人用碗量着烧开的山泉水往那瓮里倒,又把这瓮放在小火上炖至微开,那个专门管鲜石的管事小心翼翼取出一块鸽子蛋大小的半透明微带rou色的石头样东西来,又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用丝巾裹好的银锉刀,便对着瓮口往里头锉了些鲜石粉下去。

也不知道是紧张的还是怎么的,只觉手里一空,那块鲜石就咚一下整个掉进小瓮里了。围着的几人都大惊失色,赶紧抄勺子的抄勺子,拿筷子的拿筷子,往那瓮里捞那块鲜石。

可这瓮口小啊,里头又煮得微沸,那鲜石又极易溶于水的,尤其还是热水。

等好容易捞上来,这鲜石只剩下半块儿了。几个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

正这个时候,有人远远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