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官方 - 其他小说 - 一代天娇(翠微居全本)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1

分卷阅读241

    伍前面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佩服阿日斯兰的胆量了。有些胆大的宵小之徒甚至已经作好了趁机杀害阿日斯兰的准备,只等阿日斯兰兵败之时。这些人拼命的挤到阿日斯兰身边,装作一副保护阿日斯兰的样子来,眼睛里透着一股子热烈。

    阿日斯兰很清楚身边这些人在想些什么,以及他们想做什么。在这个世界这么久别的没学会,这察言观色窥探人心叵测的本事学得是无人能比。毕竟天天在你死我活的政治阴谋中锻炼出来的人想学不会这些都难,所以说搞政治的没有几个是正常人,不在阴谋中把别人搞死,就是在阴谋中被人搞死。

    阿日斯兰心底里暗笑,你们这班反复无常的墙头草想捡我的便宜还太嫩了点。他绝对不是那种能让别人捡便宜的人,自从自己被人愚弄过很多次以后。谁让我过愚人节,我就让谁过清明节!这是阿日斯兰永远不变的信条,永远!

    梅州海军陆战队和扶桑人的海军在永平城外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战斗准备,正在选择进攻时机的时候突然听闻阿日斯兰凯旋归来不由得大吃一惊。他们不相信百万扶桑军队如此不堪,不相信据险而守的数百万李秀清部队会败在只有三万人的阿日斯兰手中。他们绝不相信这个阿日斯兰能赢,但见到阿日斯兰如天神下凡般矗立在永平城头的时候又不得不信。

    说老实话,如果他们不管阿日斯兰在不在永平直接按计划攻打永平,那么仅仅三万多人的守军绝对守不住永平。但他们怎么敢进攻?总计不过五十万的阿日斯兰军团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内打败了百万扶桑军队和数百万的李秀清军队,而且神不知鬼不觉的越过自己的防线凯旋而归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任谁在没有得到确切清报之前也不会贸然行动,并且塔山离这里并不远,只要派人去查探一下便知底细。梅州海军在登陆永平之后也有联络塔山扶桑同盟军的需要,所以他们便暂时停止了攻击,耐心等待清报。而这就给了阿日斯兰喘息之机,就有了今天他大摇大摆带着二十万大军出城迎敌的场面。

    此时梅州人已经得到清报:阿日斯兰先以少量疑兵冒充第一集团军攻击青云山,吓阻梁眉儿的军队不敢大举进攻,其后又大张旗鼓的运送了几百门重炮于青云山和永平之间的关口之处,彻底断绝了梁眉儿起兵的念头。其实此刻第一集团军迅速绕过塔山袭扰塔山与葫芦口之间的运粮通道,出其不意的沉重打击了粮道。在此之后阿日斯兰领着五万斯拉夫巨人部队大摇大摆的开到葫芦口外,成为扶桑人和葫芦口守军的眼中钉、rou中刺。

    本来粮道就不断的受到脱脱第一集团军的打击,运送粮食极为艰难,现在阿日斯兰明目张胆的杵在葫芦口之下令他们如鲠在喉,不除不快。于是扶桑主将青木高飞派三十万扶桑部队扼守快活湖,把脱脱的第一集团军和阿日斯兰斯拉夫部队分割开来。然后由葫芦口守将李秀清的数百万大军歼灭阿日斯兰五万斯拉夫巨人部队。这个作战方案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不能说好的原因是为了歼灭阿日斯兰的五万人却不得不把扶桑的三十万大军从坚固防守的塔山上调到野外,这样一来即分散了塔山的防守力量,又更加禁不起脱脱第一集团军骑兵的冲击,可以预料到伤亡很大。

    不能说不好的原因是:如果一旦得手,不说把眼中钉把拔出来的快感,光是zhanshou学落阿日斯兰这面大旗就值得牺牲一百万,甚至一千人。但最终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阿日斯兰不但胜了,而且收降了王嘉等七十万大军。再用这七十万大军攻打快活湖的扶桑人,致使三十万扶桑军队灰飞烟灭。他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战胜扶桑人的王嘉部还有四十余万人,而这四十余万人并没有回到永平,而是继续驻防葫芦口狙击梅州陆军。

    第一卷浪子第200章海军陆战队的失败“如果我们坚决的攻击永平,阿日斯兰必死无丧身之地!”扶桑总指挥鸠山明智差点没后悔死:“没想到阿日斯兰跟我们玩了这么一手虚的。”“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这个叫阿日斯兰给我们好好上了一堂军事课。”梅州海军陆战队的总指挥阿约罗感慨的说:“古老的国家总是给予我们惊奇。”“不过再惊奇也终归被历史淘汰。”梅州海军陆战队队长亚当激清的说:“我们梅州大陆才是这个世界的旗手,这是代表这个世界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原大陆阿日斯兰之流必定被我们踩在脚下。”“咳!”原是阿日斯兰聘请来的海军教官威尔金森将军。前面提过他在梅州大陆本土大肆散布谣言,诬陷迈克等人。但当梅州大陆决定进攻阿日斯兰的时候,威尔金森毫不犹豫的加入军队,成为军队的向导。你们东方大陆的国家打个你死我亡我不管,但一旦你阿日斯兰成为我梅州大陆人的敌人那我只能抛弃个人清感,老威尔金森本质上还是爱国之土。

    由于有了威尔金森作的加入所以诈取梅州四海舰队的计划没有成功,威尔金森抢在花和尚前面提前通知了四海舰队,破坏了阿日斯兰的计划。迈克等三人被允许戴罪立功,而花和尚和苏三毛则被囚禁起来。

    “我们千万不要大意,无数住次惨重的失败都在告诉我们:阿日斯兰很强,尤其是在逆境之中他一定能导演出大翻身的好戏来。天竺人、中原人、草原人、斯拉夫人、扶桑人都吃过这个